“像人一样,许多动物都知道如何安家,但在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会穿衣遮盖自己。普通常识告诉我们,在任何受到法律约束的国家里,尽管气温、空气等因素并不迫使人采取预防措施,人们仍然会把掩盖身体的习惯视为一种有体面的表现。由于认知上的概念混淆,人们通常会毫不犹疑地倾向将理由归之于对皮肤的保护,所以要用衣物来遮盖皮肤,但这种口径前后不一、经不起推敲的说法根本不足以给出一个恒久一致的肯定答复。不管是心血来潮式的民间说法,还是哲学理论家们的推理断论,都无法将分歧引向一个大众普遍认同的结论。人们穿衣的习惯来自一种更高意识的引导。” 这如何解释?是从哪里来的?或者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涉及到祭祀和宗教集会上的服装时,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无论地域文化背景如何,都具有最古老的根源。”服装和宗教情怀都同样诞生在一个非常久远的时代,因此都属于人类内在的特点。像人无法不信上帝一样,他们也只能穿衣才能生活。人类固有的这两项行为无形中就将人与野兽区分开来了。
一张18世纪中期版画中的普鲁什神甫,以及他的著作第11卷的扉页。该著作的意大利语译本于1786年在威尼斯印刷出版。
1732年,当普鲁什神甫(1688-1761)将自己最知名的著作共8卷交付印刷时,他的心中非常自信“《自然景观》可说是对自然历史景观特色的采访,用以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并锻炼他们的思考精神。”《自然景观》一书重印了数十次并被翻译成所有的欧洲国家语言,被认为是百科全书的前身,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百科全书作品。被疑为是詹森主义者的普鲁什神甫与其说是牧师,不如说是一名科普传播工作者,他的《自然景观》一书极具科普宣传教育意义。这位生于兰斯的神甫到底想传播什么?想教育人们哪些?答案很简单,所有的一切。普鲁什想完整地讲述、解释和说明这个世界和大自然,包括人类的生产活动,如羊毛的加工,以及布料纺织和服装制作。鉴于这是一部针对大众百姓出版的作品(尽管之后的很多杰出知识分子群体,包括百科全书作者或启蒙者也承认了这本书所具有的技术、科学价值和实用性),为了使内容更加通俗易懂,作者决定采用了插图方式进行讲述。
所有的八卷原始藏书以及后续的无数重印版本都配有清晰全面的插图展示。在那个插图是最有效基本的宣传工具时代,通过这些具有强烈 “动感” 的“静态”插图能看到人与机械设备的互动操作,像普鲁什神甫这样的先知人士在那个年代已经预示到即将到来的机器时代。他们以敬畏上帝的态度写作,却以技术家和科学家的态度去思考问题。他们虔诚地信仰上帝,却也相信思想进步,相信只有靠教育才能促进人类进步奇迹的发生。
工厂办公室走廊里的插图
漫步在维达莱毛纺公司的展厅和走廊,我们能注意到镶在镜框里的那些老式纺车、古老织机以及法国旧制度时期的一些工具和齿轮的插画,还有一些晚期巴洛克人物的服装和姿势插画,没错,这些都是前面提到的普鲁什神甫的《自然景观》书中的图画。这些图画都出自该书1747年的那不勒斯Cervone版本,或者更有可能是出自1786年的威尼斯Pezzana 版本,二者版本均为14卷。第11卷“方法论”完全以“人的衣着”为主题。
两张版画均属于一套珍贵的再版收藏系列,虽然年代久远却依然生动灵活地再现了当年的生产情景。
该收藏系列中的两幅版画
我们才刚刚踏上一次对一个已消失两百多年的世界的重新发现之旅。今天织布工的祖先们就是在那个世界里认识到了自己的起源。作为古老的比耶拉毛纺厂典范,维达莱何尝不可成为普鲁什神甫当年名著中的毛纺公司模型呢…